九游娱乐(NineGame Sports)体育官方网站-JIUYOU(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明成祖朱棣认为在“靖难之役”中,真武神曾“显彰圣灵,始终佑助”。朱棣当上皇帝后,则进一步把真武神抬高为明皇室的保护神。明成祖大修武当,将真武信仰确立为朱明王朝的国家信仰,武当山成为了皇室家庙,朱棣为了赞颂北极真武玄天上帝的功绩,专门编撰了《御制大明玄教乐章》。其中的《玄天上帝乐章》、《玄天上帝词曲》等内容专供祭祀玄帝时演奏。将《玄天上帝词曲》中反复念诵的“大天尊”、“大圣帝”等敬辞省略,则可发现该词即是后来流传甚广的“玄天上帝百字圣号”:混元六天,传法教主。修真悟道,济度群迷。普为众生,消除灾障。八十二化,三教祖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三元都总管,九天游奕使。左天罡北极,右垣大将军。镇天助顺,真武灵应。福德衍庆,仁慈正烈。协运真君,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金阙化身荡魔天尊。治世福神圣号被明永乐皇帝正式编撰在《御制大明玄教乐章》里,流传至今。
武当山的来历有“非玄武不足以当”之说。最早记载“武当”一名的史籍是《汉书·地理志》:“南阳郡……武当县”。《玄天上帝启示录》云:其山名太和,“玄帝升真之后,谓曰非玄武不足以当之,故更名曰武当”。《武当福地总真集》云,武当山“乾兑发源,盘亘万里,回旋若地轴天关之象。地势雄伟,非玄武不足以当之,因名之曰武当”。古代山志说武当山山势“回旋若地轴天关之象”,按宋代道经的解释:“地轴水精神龟,天关火精圣蛇”,这说明古人已发现武当山的山势像一只巨大的神龟。古代先民们既发现武当山孤峰焰起,群峭攒空,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又发现天柱峰和其西北一峰看起来类似一只神龟,是北方水神玄武的形象。认为这是上天昭示的以水克火、水火既济的象征,因此取“非玄武不足以当之”之意,称此山为武当山。清代王概编著的《大岳太和山纪略·图考》云:“夫山之奉元武者多矣,此何独以武当名?意者:荆南,火方也,楚王祝融,火神也;武当度分在翼,翼于南方七宿为翼火蛇,又天之火宿也;于九星为廉贞,于五星为独火,于天机为燥火;考山图也,孤峰焰起,群峭攒空,象亦火也,惟奉北宫真武之水精以镇之,乃有水火既济之功。武当之名,太和之义,或寓于此。”?
(一)太和和谐思想人们常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来概括天人和谐的状态理念。古人认为,宇宙之道在于天地交泰——自然和谐,天地交感才能带来万物化育生长。武当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果用两个字来总结,那就是“太和”。“最高的和谐,称之为“太和”,“太和”是吉祥之道,有利于万物生长之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数字。它既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同时,九又与“久”同音,寓意健康长久。八为地之数,为阴数,八九七十二,是象征天地阴阳交泰的神奇、太和吉利之数,也代表七十二气候。故宫太和殿有七十二根柱子撑起2377平方米的太和殿,武当山有七十二峰朝大顶(太和宫),九宫八观之说。故宫太和殿,武当太和宫都体现了中国人的太和理念。600多年前,永乐皇帝北建故宫、南修武当,并敕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就表明“太和”即是武当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二)“太和”和谐的四个层面“太和”体现了中国古人希望普遍和谐的愿望,即希望人自我身心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天地和谐。它包括四个层面:和平:个人身心和谐;和睦:人与人的和谐;和美: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合:天地和谐、万物和合。“太和”思想主要倡导和平和谐:即人自我身心的安宁与和谐。如武当山宫观神道栏杆装饰纹——荷瓶,就象征和平。我们这里用“和平”来形容个人,经过修身养性,达成心平气和,清静和顺,身心和谐,胸怀宽阔,待人和善,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我好静而民自正”。主张慈俭不争、向善积德、诚实守信,和谐共生,以和平宽容的精神对待他人,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国与国之间和平交往,达成“万国咸宁”的局面。
四、故宫太和殿、钦安殿与武当山太和宫金殿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开始了北建故宫,南修武当工程。北京故宫有太和殿、钦安殿。武当山有太和宫、金殿。(一)故宫太和殿、钦安殿故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并修建了钦安殿,位于御花园正中,南北中轴线上。钦安殿内供奉治世福神玄天真武大帝。从《明实录》的一则记载得到了证实:“嘉靖十四年(1535年)十月丙午,初,上(嘉靖皇帝)又以文祖建钦安殿祀真武之神,诏持增燎垣作天一门及大内左右诸宫益加修饬,至是皆告成。上亲制祀文告,列圣于内殿,仍具皮弁服祭真武之神于钦安殿。”《明实录》明确的告诉我们:永乐皇帝于坤宁宫后建钦安殿以奉祀玄武,嘉靖时增建了燎垣和天一门。永乐皇帝把皇宫的正北方留给了他最尊崇的治世福神玄天上帝。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坐落在汉白玉石单层须弥座上,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顶。殿前出月台,四周围以穿花龙纹汉白玉石栏杆,龙凤望柱头。月台前出丹陛,东西两侧各出台阶。院内东南设焚帛炉,西南置夹杆石,以北各有香亭一座。殿前院墙正中辟门一座,名天一门。钦安殿内置神龛一座,上挂绣金龙帐幔,内供玄天上?正?帝铜像一尊,披发赤足,身著金甲,手执断魔雄剑,坐于宝座上,前供铜龟蛇和“玄天上帝”神牌一面。
大岳太和宫,位于大顶天柱峰的顶端。明永乐十年敕建宫宇。金殿为太和宫之正殿。金殿在北京铸造成形,从水路运至均州,然后搬运上大顶。殿为钢铸鎏金重檐庑殿式仿木构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高5.54米,深4.20米,宽5.80米,殿顶正脊两端饰以鸱吻,脊饰以兽头,翼角飞举,饰以龙、凤、海马、天马、獬、仙人等吉样之物,栩栩如生。上檐斗栱为三抄双下昂六铺作。下檐斗栱为四抄双下昂七铺作。殿身12根立柱和隔扇、梁、枋组成,整个殿宇瓦鳞、粮桷、檐牙、栋柱、门隔、窗棂、门限等诸形毕备。梁枋天花藻井上皆铸有花纹图案,线条柔和流畅。外栏为万历年间云南官民贡献的148根青铜护柱,殿基为精雕花岗岩石砌成,四周装饰花石栏杆。殿内供奉治世福神玄天上帝。
这座袖珍型“治世福神”神像,身着文官袍服,面容慈祥,不怒自威,膝盖以下有铠甲绑腿,兼具战神特性。“治世福神”神像让真武大帝身着文官袍服,但又融入了武像的一些特征,面带微笑,慈祥而不失威严神武。武当山治世福神神像基本都身着代表“玄天上帝”神职的天帝袍服与其胸前或腿部显露代表战神的甲胄。此尊造像的独特之处在于“真武神”双手掐诀单腿盘坐于龟蛇之上。双手掐诀行法之像也是独一无二的特点。左手为“玄天诀”交乾布斗魁罡激指内涵天地交泰五行生化阴阳调和的“太和”寓意,也代表以文治天下的天帝属性,右手“剑诀”代表以武安邦的战神属性。双手决暗指天人合一、保合太和、阴阳调和、水火相济乃治国安邦之道,将治世福神寓意与太和文化内涵融为一体,这与武当山在明代被皇室遵奉为祈求国泰民安的“治世玄岳”对应。
(二)助力新时代 讲好中国故事武当太和文化中的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保合太和、和谐共生”等思想,反映了中国人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尚和合、求和谐大同的理念,是中华民族内在的生存理念和生态内涵,符合新时代国家提出的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战略主张,为西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东方中国智慧方案。中国人民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亚太地区及全世界都要敬畏自然,保护自然,求同存异,和睦相处,携手友爱,和衷共济,共谋发展,建设命运共同的地球美好家园。武当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享誉全球,武当山不仅仅是中国的武当山,也是世界的武当山。在新时代里,太和文化思想有助于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在新时代里,必将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积极贡献。